《初生》 視覺設計
我們都叫她 Ghi Ghi。
1996年起與許多劇團合作,負責舞台設計、服裝設計,
也涉足面具與偶的製作。
目前定居於馬賽,專長平面藝術與劇場舞台設計。
擅長使用透明壓克力顏料,用鮮亮的筆觸展開細膩構圖,
帶著黑色反諷的口吻描繪生命狀態,對於生命裡的無奈
自嘲也諒解。
她的畫作張張俏皮可愛,衍伸出無限大的想像空間,以及難以解答的故事橋段。
從不同文化的素材及畫面意象,引領孩子們認識世界的繽紛廣闊,
《初生》 視覺設計
我們都叫她 Ghi Ghi。
1996年起與許多劇團合作,負責舞台設計、服裝設計,
也涉足面具與偶的製作。
目前定居於馬賽,專長平面藝術與劇場舞台設計。
擅長使用透明壓克力顏料,用鮮亮的筆觸展開細膩構圖,
帶著黑色反諷的口吻描繪生命狀態,對於生命裡的無奈
自嘲也諒解。
她的畫作張張俏皮可愛,衍伸出無限大的想像空間,以及難以解答的故事橋段。
從不同文化的素材及畫面意象,引領孩子們認識世界的繽紛廣闊,
《初生》 編劇 / 演員
現任【東西社】團長、劇場編劇及演員。
出生於台北。
畢業於台北國立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之後,除了參與演出,
也從事劇場與電影相關工作:黃明川電影工作室編劇與演員、
在在地實驗網路電視台劇場記者、為法國盲點劇團與埃梅劇團擔任口譯與翻譯等。
1996至2010其間,參與劇場演出巡迴,走過城市包括:
東京、大阪、香港、澳門、北京、上海、新加坡、柏林、史特拉斯堡、馬賽等。
《初生》 導演 / 戲偶設計 / 演員
現任【飛人集社劇團】團長、劇場專案製作人。
現代偶劇作品:
《廚房》(受邀2004女節「十全十美」系列,獲台新藝術獎提名)、
《喂 愛麗思》(受邀2004誠品戲劇節「衍童話」系列)、
《Mr.D》(2005皇冠藝術節,獲台新藝術獎提名)、
《紅花》、《黑暗之光》、《浴室》(2007新點子劇展)、
《房間》(2008皇冠藝術節)、《似近卻遠》(2008荷蘭多德瑞克國際偶劇節)、
《亂髮》(2008詩歌節)、《逐鹿》(中正文化中心藝像台灣系列)。
成立於1987年,設立在馬賽市中心內最具歷史代表性之一的劇場;
從偶戲的推展到各種形式的演出,從傳統戲劇到當代表演,
從兒童到成人的觀眾群,都是瑪薩利亞多方嘗試的方向。
1993 年來,Philippe Foulquié同時擔任費許劇場(Système Friche Théâtre)與
瑪撒利亞劇團總監, 他將瑪撒利亞劇團設置在費許貝勒德美
(la Friche la Belle de Mai ,此場地提供各類藝文工作室與作品發表,佔地500公頃)
此後瑪薩利亞劇團更有機會融合各領域、跨國界的藝術創作者,
為兒童以及普遍觀眾製作劇場節目。
東西社成立於2009年。
東西社( L’EST ET L’OUEST ) 由台灣旅法的劇場工作者周蓉詩成立於法國馬賽市,感於馬賽市本為一個多文化多種族交織的城市,可惜在眾多文化中,唯獨不見台灣的劇場文化活動。因此東西社的立社宗旨在於,結合跨國界以及各領域的藝術工作者,透過劇場演出的形式,以推廣台灣與法國的文化交流。
目前「東西社」與台北「飛人集社」共同創作【一睡一醒之間】系列的兒童/青少年劇場創作,以「生」、「老」、「病」、「死」為核心出發,擷取東西方的神話與哲學思想,分別以四個劇場作品來探討這四個人生的階段。該系列首部曲《初生》,預計在2010的七月與八月在台灣排練20天,隨後於2011年1月在馬賽排練21天。預定在馬賽10場演出,台北6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