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8_長大的那一天_飛人集社
文、圖/prettyzoe
因為飛人集社過去只演給大人看,近來推出「小孩也能看」系列,媽媽才有福帶著孩子第一次欣賞該團演出。飛人→非人=偶,媽媽本來就很喜歡真人結合戲偶的演出,看著男女主角各以兩根手指頭穿著代表童年的小木鞋、小皮靴,那種趣味絕非真人演出所能比擬,加上投影效果,一個指偶、一座製作精美的森林模型、一根羽毛……就能在屏幕上呈現人在大森林裡穿梭、尋找,或展翅翱翔於天際,這些描述還只是整齣劇的一小部分;
寶貝倆跟個其他孩子坐在舞台前方的椅凳上,爸媽坐在後幾排的座位不時觀察著,家悅和家頤整場端坐、應該專注,果不期然,劇終後問孩子好看嗎?兩個都說好看。特別是對表演愈來愈挑剔的家悅,已經膩了那些嘩眾取寵、舞台聲光效果,反而像「深海歷險記」或「長大的那一天」這種具深度的演出方式能讓家悅折服。
除了戲偶及視覺設計出自法國插畫家之手而顯出東西合壁的獨創外,舞台一側現場演奏的長髮美女_王榆鈞_不時吸引爸媽的目光,在多種樂器的交替下流暢地呈現背景音樂及音效,畢業於北藝大戲劇系,卻在音樂中找到自我,這樣的故事總讓媽媽在對孩子的教育觀念上有更深層的思考。
這也是我們第一次造訪牯嶺街小劇場,這棟原建於1906年(民國前五年)的巴洛克建築,於1958年改建為日式磚造建築,用途從警察局變身為小劇場,確實是要像飛人集社這樣精巧且特殊的演出才能彰顯這建築歷史文化的風味!
(之後參觀郵政博物館時從上而下拍的小劇場,在錯落的公寓大樓襯托下,古建築更顯眼了)
後記:
這自由入座的演出,爸媽坐定後聊著聊著發現旁座竟是成了某劇團團長的大學同學,禮貌招呼後(不好多聊是擔心同學其實對爸媽兩人沒啥印象) 心想:台北可真小……
留言列表